迷幻音樂與迷幻搖滾 Psychedelia (二) 迷幻體驗與Beat Generation

承前文:迷幻音樂與迷幻搖滾 Psychedelic (一) LSD的出現與意外的迷幻

二戰後,LSD還不為大眾所認識,
但其迷幻的強烈副作用已受到研究機構注意,
美國中情局(CIA)將LSD作為間諜用途進行實驗,
以不知情者作為實驗(下藥)對象,實驗名稱「MK-Ultra」
是LSD最早不道德用途的開始。
此外也作為 用於治療酗酒等問題的 實驗性藥物,

當各方開始對其迷幻作用大動腦筋的時候,
LSD不被社會大眾所注意,更不可能用於讓自己迷幻,
那是Elvis出道的年代,這世界還算純樸,「迷幻藥」的概念尚未普及。



就當時的實驗紀錄:
LSD會使人在精神上進入奇妙的狀態,
視覺、味覺、嗅覺、觸覺等感官能力,會增強到超乎常理的範圍,
思想與感受也被放大,情緒在某個劑量下處於平靜祥和、充滿喜悅的感受,
當事人的形容,類似許多宗教強調的屬靈體驗,
但測試到某劑量以上時,卻感受到極度恐懼、黑暗。

當事人對迷幻感受的形容,(特別在精神方面)
聲稱他們的性靈提升到更高的層次,
思緒更加聰敏,脫離原本庸俗、物慾的境界,
並且超越道德與謊言,更接近「真理」.....
(必須強調,這是50年代受試者對迷幻經驗的陳述,與真實世界不必然相符)


話題暫時轉向「垮掉世代」(Beat Generation)
垮掉世代是在50年代(同時期LSD開始被關注)崛起的一群自由主義思想家,
他們以作家、藝術家、詩人、音樂家等身份為世人所認識,
垮掉世代反對過度物質文明,抨擊戰後的美國文化與政治,
反對體制與主張解放(包含性解放)
簡單說,就是「反主流」,
反對政治右傾、反對「從眾」與其衍生的虛偽
許多垮掉世代作家的著作與言論,成為六零年代嬉皮運動的精神養份。

這時期的美國(50年代),同時有越戰、黑人民權運動、第一波的民謠運動、麥卡錫主義...
將這些兜在一起,不難架構出垮掉世代的存在背景,以及他們想堅持的價值;
在我觀點中,以「對抗主流」作為簡易(雖不夠完整)的標籤 ,
這個標籤有助於了解迷幻音樂的文化與其核心概念。

那麼Beat Generation與迷幻音樂有何關聯呢?(重點來了)

因為Beat Generation與嬉皮運動中,
反對主流,並追求精神自由、打破禁錮與窠臼的需求,
很容易在迷幻藥(LSD)所帶來的迷幻作用中,得到滿足,
當進入一段迷幻旅程時,感覺擺脫了束縛、思考無拘無束,
這與「追求更高思想層次」的次文化精神相當契合;

而迷幻音樂在這社會運動與藥物作用結合下,成為迷幻藥文化的一部分,

但是,將迷幻音樂(迷幻搖滾)當成嗑藥之後所做的音樂,
是對音樂與社會文化的雙重誤解。

繼續閱讀:迷幻搖滾的定義

留言